遂昌健全食品抽检工作闭环运行体系显成效
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食品安全提出的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更快速、更准确、更广泛地通过抽检手段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预防隐患,遂昌县市场监管局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抽检核查处置闭环管理体系,近三年来通过抽检发现食品安全风险隐患问题46个,问题发现率逐年提升,从2020年1.83%提升到2021年3.1%、2022年3.59%,立案查处85起,移送且被公安机关立案9件,判刑4起,限制从业3人。
一、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食品抽检体系,提高风险问题发现率
(一)一套制度,搭建规范抽检“防火墙”。制定出台《遂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抽检分离工作实施方案》《遂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抽样队人员管理制度》《遂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承检机构管理办法》等8个制度文件,明确各科室职责、各环节流程、各操作规范,以制度建设筑牢违法违规操作风险防范屏障,多面规范,全过程抓好食品抽检规范化。
(二)两个随机,组建智慧平台“操盘手”。全面推动全省食品安全综合治理数字化平台落地见效,依托“互联网+监管”平台,建立分类详细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数据库和执法人员库,“被抽样单位”和“抽样人员”均由系统随机抽取,实现食品抽样全程线上办理、线下开展的数字化、智慧化操作,目前食品监督抽样任务100%实现“双随机”抽样。
(三)五个不知,构建抽样全程“公平秤”。落实抽检全程“背靠背”管理模式,通过“双随机”“抽的不检、检的不抽”“盲样”等制度,实现“五个不知”即“组织抽样方不知道抽样人员”“抽样人员不知道被抽样企业”“抽样人员不知道送样机构”“检验人员不知道样品所属企业”“抽样企业不知道承检机构”,进一步保驾食品抽检科学、公开、公平、公正原则。
二、构建更加严密完善的核查处置体系,提升抽检问题处置能力
(一)绘就“处置导图”,厘清步骤理顺流程。围绕食品抽检核查处置“五个到位”即风险控制到位、原因排查到位、整改复查到位、行政处罚到位、信息公开到位,结合制度法规,绘制“系统任务接取→辖区责任认领→限时送达报告→限时核查处置→案件办结上报”的核查处置流程图,厘清各环节操作规范和办理时限,最大程度地避免抽检核查处置流程不规范、处置不及时等问题,提高处置速度和处置质量。
(二)设置“时间沙漏”,倒逼处置按点完成。将抽检核查处置纳入时限倒推机制,充分利用抽检系统案件办理时间管理功能,明确核查处置承接、调查、封存、召回等各环节时间节点,设置预警提醒服务,确保核查处置在规定90天内完成。截至目前,食品抽检不合格核查处置率100%,按时办结率100%,无一超期案例,80天内办结率达67.6%,全市排名前列,整体核查节奏大大加快,处置周期大幅缩短。
(三)成立“处置专家团”,集中力量解决难题。邀请县农业农村局、卫生健康局、公安局、法院、检察院、抽检中心专家,联合市场监管执法精英组成“食品不合格核查处置专家团”,专门研究解决食品抽检发现的农残超标、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几倍入刑移送等法律不明确、处罚力度难以把握等疑难问题,集众智、合众力推动核查处置顺利进行,解决了一批移送存疑的问题案件。
三、构建更加便捷顺畅的行刑衔接体系,强化违法行为处置力度
(一)加强沟通对接,信息共享形成“推力”。市场监管、公安、法院、检察院等部门通过信息共享、联合执法、情报会商等渠道,就豆芽、牛蛙、瘦肉丸等抽检问题发现率较高的食品进行风险会商,互通违法线索和案源信息,对涉及食品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交换意见,共同研究制定处置办法,及时回应社会关切。
(二)明确细化标准,畅通通道减少“阻力”。在广泛研究各类案例和司法解释的基础上,结合县域食品安全执法行刑衔接工作实际,联合法院、检察院、农业农村局、司法局、公安局共6部门,梳理各自执法职权和执法依据,研究制定了食品安全执法行刑衔接工作会议纪要,为案件移送建立畅通通道,坚决防止有案不移,以罚代刑现象发生。
(三)拓展合作深度,联查联办形成“合力”。坚持把跨部门联合执法、深链条精准打击作为深化食品领域违法犯罪打击力度的利剑,突出打击食品安全源头违法,有力维护食安环境。2020年,联合公安局捣毁一个“毒豆芽”生产窝点,从源头上解决了豆芽生产食品安全隐患。2021年,联合公安查获4起“在瘦肉丸中超范围、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案”,大力清肃“瘦肉丸”产业潜在违法行为。2022年,联合公安查获“微商生产经营非法添加药品的食品案”,远赴9省14市抓获犯罪嫌疑人14名,涉案货值达1000余万元,该案入选全省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典型案例。